~摘自悟覺妙天 禪師開示《修忍辱行》一文

所謂修行,除了「修」以外, 還要「行」,要行菩薩道,

即六度萬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和般 若,

這六種修行方法可以幫助修行人,

從痛苦的此岸 (娑婆世界)到達光明快樂的彼岸(佛國)。

 


文/悟覺妙天禪師


其中第三度「忍辱」行,一般認為,

就是在受到冤枉、委屈或侮辱 時,要忍氣吞聲,

這是人相上的忍辱,一旦忍到極限,超出負荷時,很容易 崩潰,

甚至會作出失去理智的事情,社會上很多新聞事件就是因此而發 生的。

所以,「忍不住」會傷害別人,「忍下來」也是心中不滿,傷害 自己的身心。

 

達摩祖師說, 修忍辱行要「無生法忍」,這是菩薩的忍。

所謂無生法忍,並不是一直不 停地忍耐,而是無住於受辱的外相,

內心依然保持清淨,就像不曾發生過一樣 ,這就是「無生」。

所以在遇到難堪時,要能夠很快轉化,讓心自在法喜,

不要讓這些外相停駐在心上,那就不清淨了。

 

另一方面,在事件尚未發生之前,如果能事 先考慮後果,

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幸或痛苦,這也是一種「無生」的智慧。

既然一切無生,當然也沒有什麼需要忍耐的。

至於「法忍」,則是在事情發生以後,

如何讓傷害減到最低,設法去 解脫它。

如果能夠做到無生法忍,就是真正的菩薩。

 

如何才能達到這種無生法忍的境界?

一定要「離相」,否則不可能,反而會覺得自己不斷在忍受、煎熬,

等到忍無可忍的時候,情緒就爆發了。

 

世尊在《金剛經》第十四品「離相寂滅」中說,

佛在過去生的某一世,曾被殘暴的歌利王支解身體,

佛不僅不責怪 他,反而在成佛後第一個度化他。

為什麼佛的心胸可以如此廣大?

因為祂離相,完全無住於受辱的外相,是真正的忍辱波羅蜜行者。

所以當我們受辱的時候,不妨想想佛當時的情況,

就會立刻撥雲見日,心中也會很坦然。

 

人之所以會有痛苦,就是「我」在苦,「我」在痛,無生法忍是心靈的智
慧

如果離開了「我」,痛苦自然不存在。

因此,只要能夠離相,

就不會有嗔恨心,也不會覺得 苦。

 

無生法忍是心靈的智慧,

超越了精神、物質及心理,

以讓我們在世 法上圓滿無缺。

如果能夠無生法忍,就可以做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資料來源:禪教會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天母TienM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