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佛教三寶」觀

修行人應有的正法觀念

佛教傳教至今已兩千多年,卻很少有人修行成就;為什麼?因為都在心外求佛、心外求法。

文/悟覺妙天禪師

0991201zen.bmp  


一般人認為「佛教三寶」就是佛寶、法寶和僧寶。以佛寶而言,每一個人的本心就是一尊未來佛-尚未成就的佛;是非常尊貴的。可是現代修行人大都缺乏正確的觀念,不知道什麼是「正法修行」,以為聽法師講經,或是拜佛、持咒、坐禪……就是修行;其實不然。修行的目的是為了要「明心見性、見『佛』成佛」。

本心才是真正的佛

兩千多年來,修行人之所以不能成就,主要是因為現在很多人所認定的佛,比方像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琉璃光佛、三寶佛……等等,都是過去的佛,這些佛與我們有什麼關係?其實每一尊佛都是修行人的榜樣,修行就是要去學佛、要去做佛。
 
但是人們卻忽略了一件事:這些佛都是心外之佛,唯有「本心」才是真正的佛。所以修行人應該要去仿效、學習過去的佛是如何成就的,而不是一味地去追求外面的佛。

內在的自性就是法寶

法寶,一般通指「經典」。這些佛經是世尊的弟子在祂涅槃後,經過幾次彙集所整理出來的,有的則是一些修行大師根據自己的經驗或心得所推論出來的。如果你在看過這些經典之後,並不能因此而改變或增加智慧,這些經典就與一般的書籍無異,不過是印刷品罷了。
 
也就是說,如果不能把佛經裡面的知識轉變成自己的智慧,便不能稱之為「法寶」。因為這本經還是在「心」外,並非「心」內。
 
除了經典,每個人的「自性」也是法寶。因為自性本來清淨,本無動搖,本不生滅,能生萬法。若你能有清淨的心,就可以成就;所以真正的法寶不在身外,內在的自性就是法寶。

有成就的修行人就是僧寶
 
至於僧寶,一般是指出家的僧團。若以現代社會的型態來看,應該更擴大地包含所有的修行人。但如果要稱之為「寶」,必須是成就的修行人,否則不足以稱為「僧寶」。
 
而人們就是因為對三寶的認識不清,都在心外求寶,才導致這兩千年來很少有人成就。因此,與其去執著、敬仰過去的佛,還不如珍惜現世的佛-亦即成就的修行人。
 
一個現世成就的修行人,就是現世的佛。也就是說,現世的佛是以「人身」顯現的。正因為如此,祂說的話你可以聽得懂,所以更能幫助你修行。如果是過去的佛,則必須透過禪定,在定中讓你領悟(比如看到一幅畫境);或是其他的方式(如作夢)。但這些都不如現世佛直接引導你來得快速

未來佛成就的色身就是僧寶,也是應化身
 
當法寶成就-也就是未來佛成就的時候,你的色身就是僧寶,所以「一世成佛」不是空談。但如果你一味地追求過去的佛、身外的法、身外的修行人,是不可能成就的;可惜很多人都不瞭解,也不見哪一位法師出面指正。真正的正法修行只有「本心修行」,因為心外求佛、心外求法,都是外道。
 
人之所以不能成佛,是因為心中存有「我執」與「法執」。一個執著的人,一定不能客觀處事;因為他不暸解整個宇宙就是一個圓融的大智慧。如果你認為,只有追隨出家眾才算是修行,那就是犯了知識上的障礙,也就是法執。一個法執的人,不可能會成就。

成佛要懂得把握在世佛
 
由此可知,若要成佛,一定要懂得把握現在的在世佛。如果不知道誰是在世佛,不妨去聽一些法師或上師的演講,如果他所說的內容可以幫助你的靈性解脫,自由自在,增長智慧,他就是善知識,就是一位成就的佛陀。
 
真正的佛是你的佛心,你的本心就是佛;只是現在還沒有成就。而沒有成就的原因,是因為你還有業障、還有眾生、還有地獄。
 
所謂眾生是指色身,也就是體內的所有細胞。地獄則是指心裡的罣礙、煩惱及痛苦。人就是因為有眾生、有地獄,才無法成就。所以地藏王菩薩才會說:「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成菩提」。
 
身為修行人,必須暸解「佛」就是自己,要有「我裡面的本心就是佛」、「我要成就這尊妙心佛」的自信,而這個本心就是佛寶,當你成就了,就等同於過去的佛;因為所有的眾生,都具有如來德性,都可以成佛。

今生今世就可以成佛
 
禪宗的印心佛法,是一世成就的不二法門。祂不需要一世又一世地修行,今生今世就可以成佛;即使沒有到達無餘涅槃,也是有餘涅槃,往生的時候,就可以直接到西方極樂世界。而當色身還在人間的時候,只要「見性」就可以到達佛的光明世界。

禪宗的最大特色就是不重外相,所以修行要有「破相」的智慧,每一個道場都經過師父開光,充滿了佛光,只要靜下心來在道場打坐,就可以見到,一道佛光可以度化千萬劫的業力,是非常殊勝的。
 
修行一方面要度化體內所有的眾生,一方面要解脫心中的煩惱(即地獄),另外還要清淨累世的業力。
 
所謂眾生,並不僅止於「有情眾生」及「無情眾生」,除了這些生活空間的眾生以外,身體內部的每一個細胞、組織、臟腑…都是眾生,如何度化它們?就是要成就它們。如何讓它們成就?就是在禪定的時候,讓這些細胞發光。
 
這種光是肉眼看不到的,必須用法眼或天眼才看得到,如果你在禪定的時候可以看到佛光,表示你的心夠清淨,你可以在定中將這些光導進體內,讓所有的細胞也都能夠發光。
 
當年,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而證道,這「明星」並非指天上的星星,而是祂體內的所有細胞都發光了,一如天上的明星。世尊就是因此而領悟到每一個眾生(細胞)都可以成佛,也因此瞭解成佛必須要修到什麼樣的境界。

超越心理的障礙就是解脫
 
在世尊修行的十二年裡,前六年都是在修色身的成就,後六年則是修靈性的成就。從色身修行到靈性修行之間,必須先超越心理的障礙,也就是要解脫人間的煩惱、痛苦、罣礙…等,而這些就是「地獄」。哪一天,當你能讓自己很自在,什麼煩惱、痛苦、罣礙都沒有的時候,就從地獄中解脫了。
 
在成佛之前,一定要先超越身體及意識的障礙,做到圓空之後,接著就要修累世的業力,包括來自於父母、祖先的業力。要把這些不圓的業力都修到清淨,才能回到非常清淨的圓空,然後才開始靈性的修行。
 
念佛的目的是為了求得「心的專一」,也就是專心;拜佛是為了培養一種修行的情操,即對菩薩的虔誠之心,及對自我成佛的信心;而持咒則是在訓練定心。這些雖然也是修行,但屬於一種向外祈求的「外相修行」。
 
從另一角度來看,如果你有了這種專心、誠心、信心及定心的基礎後,再來修心理的階段,就能一步一步的,把意識心轉為智慧心,然後才能進入到潛意識的修行。

要修正法,要先正心
 
潛意識的修行,就是修潛在的業力,包括這一世及累世;這部份一定要靠傳法的師父來幫你。等到這一切(包括身體、意識及潛在業力)都超越了以後,才能進入到靈性修行,即所謂的「靈修」。
 
如果沒有這些基礎,是不可能直接進入靈修的。因為靈修的層次非常高,若是沒有把阻擋在靈性外圍的障礙清除掉,怎能直接靈修呢?這就好比太陽被烏雲遮住時,就無法看到太陽一樣。
 
所以那些標榜「靈修」的修行團體,因為沒有這些基礎,所以不可能直接靈修。甚至有的靈修中心,敎人要把自己的一切都坦白出來,才能請出靈性;這都是不正確的修行方法。
 
一個引導別人修行的人,如果自己沒有修行的見證,很容易發生偏差,讓靈性走入一個荒謬的田地。所以修行一定要修正法,而且先要正心,要確立正確的人生觀。

破一切相 但求內心自在
 
每個人的人生觀都不一樣;有人希望自己這一生能做大官,也有人希望能賺大錢;其實這些都是空的,當你往生的時候,一樣也帶不走,甚至還要求佛菩薩來度你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所以還不如趁早修行,自己設法往生極樂世界;而這才是正確的人生觀-修行正法,成就佛菩薩。
 
禪宗印心佛法的傳承,是從釋迦牟尼佛開始,傳到初祖迦葉尊者、二祖阿難尊者…,一直到二十八祖達摩祖師,然後陸續傳到我是第八十五代;如果從達摩祖師到中土弘法算起,傳到我是第五十八代。由此可知,我們有正統的法脈傳承,雖然是帶髮修行,但禪宗的修行是破一切相,所以剃度與否並不影響修行,因為修行修的是內心,不是外相。
 
也就是說,真正的修行不在於你是穿袈裟還是穿西裝,或是看你有沒有剃度;而是看你的內心自不自在、有沒有得到無量的光、無量的智慧、無量的生命力-也就是現世佛。
 
所謂無量的光就是佛身,就是禪的真如世界,你若能見證到禪的真如世界,你就是聖人、就是如來。印心佛法是大乘佛法,是無上佛法,我們不但要自己修行成就,同時也要讓與我們有因緣的人一起成就,這是我們修行的目標。

 

  

【資料來源:禪天下第 20 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天母TienM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