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除了有個「色身的我」,還有個「意識的我」。

有了「意識的我」,才有完整的「我」存在,才會有慾望。

為了要追求這些無止盡的慾望,身心便會不停的消耗。

但反過來說,人生若是沒有慾望,活在世上又有什麼意思呢?


文本摘自悟覺妙天禪師‧「妙天禪師開示錄」集 

文/悟覺妙天禪師 

 

觀念 1:理想不同於慾望

 

不過,「慾望」與「理想」不一樣。

慾望是因五官的感觸所生出來的一種占有的念頭;

理想則不然,它是一種正確的人生觀,是一種回饋社會、造福人類的慈悲心。

 

人類自出生以後,便受到父母的養育、師長的教導,以及社會、國家的照顧,

然後才長大成人,成家立業;

所以我們應該要有所回饋、有所奉獻,要去照顧其他的人;這就是理想。

 

這種理想源自於一顆慈悲的心。

如果你有這種慈悲心,不管在世界上的任何角落,

也不管地位、成就的高低,都會是個非常受歡迎的人。

因為這顆愛心能夠讓你感化很多人,也能夠成就很多事。

所以人生的價值是在完成理想,而不是去追求慾望。

 

 

 觀念 2:破除「我」的觀念

 

現在社會上各行各業分工得很細,非常需要專業的知識與技能,

所以在社會上求生存,必須學習專業的本事。

可是在求取知識的時候,不要忽略了內在的心靈,也要為祂籌備一些資糧。

那是什麼資糧?就是智慧。

 

也就是說,我們不要被色身的慾求所矇蔽,應該把人生的價值放在內在的靈性。

因為色身只有短短幾十年的壽命,在人間的一切早晚會隨著色身滅度而成空;

但靈性卻是永生不滅的,所以不要本末倒置了。

 

我們每天在生活工作中,要有「分別」的智慧,要知道哪些是不可過份追求的,

因為你沒有那份力量,沒有那個本事跟條件,如果過份去追求,

最後往往會讓自己受傷,會很痛苦。

所以最好是向內心去追求,因為內心的本我最清淨、最光明、也最寶貴,

而且有很多智慧、很多慈悲心,也就是良心。

如果大家都能讓「內在的我」與「外在的我」合而為一,

這個人間就是天堂,就是佛國。

 

可是我們從小到大,都是用「意識」在學習,用「意識」來判斷,

要怎麼突破意識的層次呢

?簡單的說,就是要破除「我」的觀念。

 

 

 觀念 3:「物質」與「精神」並重

 

一個人如果我執太深,就會影響智慧的發展。

什麼是「我執」?

就是凡事都以「我」為中心,以「我」為優先,自私自利,

所以很容易與戈發生衝突與對立,而這也是人間無法安寧、不能和平的原因。

 

其實這都是意識的心在作祟。

一般人的習性都是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

比方看到人家的學問比較好,地位比較高,或是比較有錢,

就會心生嫉妒,懷疑人家不是憑真本事而得來的,這就是犯了「我執」。

一個有我執的人,在處事上容易有偏見,

不能觀照整個局勢,比較沒有「整體觀」,當然也無法面面俱到。

 

除了要突破「我執」以外,還要能放下「法執」。

什麼是「法執」?

比方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大都比較偏重物質方面的科學證明,

對於精神方面的理論或看法,多持反對的立場,這就是「法執」。

但相反的,如果是重精神面而輕物質面,也是一種法執。

這兩者都是屬於意識型態上的認知,並沒有通達智慧的真理。

 

唯有通達了智慧,通達了真理,才能將事情處理得十分圓滿,

因為你可以把整個法界的種種現象都看得一清二楚,

抓得住它的「心」,能夠瞭解個狀況。

但這些都不是用「肉眼」來看,而是用「心眼」看,用「智慧」來觀。

修禪的人就有這樣的本事。

 

【資料來源:禪教會 ZenBlo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天母TienM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